平儿槚山皮影戏

新媒体短视频运营求职招聘QQ群 http://www.ommoo.com/news/20211012/116005.html

我的家乡槚山素有“皮影之乡”的美称。第一届攸县文化皮影节十家皮影队,有九家来自我的家乡槚山。在文艺生活缺失的年代,槚山人都是看着皮影长大的。从槚山走出的人,有几个不知道薛仁贵和薛丁山?有几个不知道穆桂英与花木兰?就是那些征东征西的故事伴随着槚山儿女成长,给生长在偏僻山乡的槚山儿女第一份养份。

攸县旧时宗教盛行,民间的音乐、戏剧、舞蹈以及古老的民间故事、民谚均丰富多彩,其中槚山皮影戏在县内影响广泛而且良好,是攸县民间文化史上的一个亮点。

皮影戏,又名影戏、灯影戏、纸影戏。形成于北宋初年,由说书演变而成,属于傀儡艺术。宋《都城纪胜》和《东京梦华录》均有记载。《都城纪胜》载:“凡影戏乃京师人初以素纸雕镞,后用彩色装皮为之,其话本与讲史书者颇同,大抵真假相半。公忠者雕以正貌,邪者与之丑貌,盖亦寓褒贬于市俗之眼戏也”。现全国流行的皮影都是宋人影戏的继承和发展。

皮影戏在我们槚山称为影子戏。年,槚山皮影戏被确定为湖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

槚山皮影戏最早的艺人是槚山黄泥冲曾秋和、曾冬和两兄弟。兄弟俩于清光绪三十年(年)向湘潭著名皮影艺人齐仕玉之子马宗桂拜师学艺。于是闭塞偏远的槚山山村有了皮影戏,丰富了攸县民间文化生活。并且慢慢传布到周边乡村,以及邻近的醴陵、衡东、萍乡等地。

槚山皮影戏4、5个人就可以组成一个班子。技艺的传授大部分是一种父教子传、承师学艺的形式。曾秋和兄弟把皮影艺术引入槚山后,在以槚山为中心的周边一带传授弟子,数以百计。各村都以槚山乡曾氏家族为核心组建了皮影艺术班。民国初期,单槚山本地有名的皮影班就有8、9个,演出影响到全县及相邻县域地区,形成空前的繁荣景象。由于皮影艺术的魅力,槚山曾氏皮影得到快速发展。在攸县,哪里有皮影,哪里就有槚山曾氏弟子。在皮影艺术鼎盛时期,攸县的大部分乡镇都有皮影队,皮影演出团体以槚山曾氏为首,发展到了30多个。

槚山皮影在七、八十年代特别繁荣。农闲时节,隔三差五地就能看上一场。常常天色一暗,就听到长久地锣鼓声起,无需广告,也无需今日的   槚山皮影用胶皮或垫圈纸片雕刻而成,造型很有特色。剧中所需的各种道具(如桌、椅、刀、枪等)及飞禽走兽之类等等,形态活灵活现。生、旦、净、丑各类人物的脸谱各具特色、形体各异,手脚关节灵活自如。这与槚山皮影造型讲究创新分不开。他们演出什么样的戏,就造什么样的皮影型。京剧就是京剧,花鼓戏就是花鼓戏,剧本有哪里的民间色彩和乡土气息,就要哪里的特色风味。如皮影戏《陈之駓传说》,取材于清朝康熙年间的攸县才子陈之駓的故事,这个戏具有浓郁的当地风格,它的服装、色彩、花纹就呈现攸县本土特色。所以我们不得不感叹皮影是一种活的雕塑。这种艺术的美从小就熏陶着槚山儿女。我记得小时有一次师傅打开箱笼时,让我拿着那小人儿玩弄了一阵,我就迷上好一段时间。一有空就会找几根小棍,拿几张厚纸片和针线,描描画画,剪剪缝缝起来。然后带到山上,砍柴累了,就拿出自制的纸人儿和伙伴们自编自演起来。    槚山皮影戏演出舞台简约,常常两张餐席用的方桌就可以搭成一个舞台。前面是一块1.2米×2米的白布屏幕,左右两边各一块1米×2米高的围布,白屏幕布上面一条0.2米高的檐布,屏幕下面一块0.6米×2米的下脚布。为方便装、拆,通常将屏幕布、幕檐布、围布、下脚布缝制成一整块。台上一条供打击乐师用的长方凳和两条凳椅,屏幕后上方一只W左右的电灯泡,布景是靠大小和色彩深浅,体现布景的虚实,环境的远近,色彩透明,灯光无须变化。也是舞台的简约方便成就了皮影艺术在乡村的繁荣吧。    许多年来,皮影一直是槚山的符号。槚山皮影戏传承至今,仍有长盛不衰的生命力,仍然被人们津津乐道。它强大的辐射力成为沟通乡情、民情的精神纽带。同时,它是一种审美的艺术,无论是皮影的制作、造型,还是表演,均独具风格,别出匠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艺人透过皮影,在布屏上通过唱做念打表现出穿越时空的喜、怒、哀、乐。我们透过皮影,看到槚山人们的聪明才智和他们对文化生活、精神生活的追求。

最后附一首七律,在槚山并入网岭之后,愿槚山皮影这个槚山符号历久不变。

槚山皮影

承继千年成一派,挑箱画影笼凡尘。

独腔长咏废兴事,薄纸巧妆今古身。

牵线杆描身弄月,镂花袖起意生嗔。

胶皮百序遗教化,大艺长流几苦辛。

平儿

槚山皮影戏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1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