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长江日报
长江日报讯(记者杨晓雨)5月20日,湖北省第三届(荆门)园林博览会开幕式在荆门漳河新区举办,32个展园各具特色,迎接四方游客。作为最受欢迎的两大展园,武汉园和荆门园有何特色和亮点?开幕式当天,长江日报记者带你现场探访。
武汉园总面积平方米,作为省会城市展园隔水与东道主荆门园、园博园地标建筑先农阁呈三足鼎立之势。武汉园名为“知园”,以高山流水为主题,将山、水、建筑、植物、诗词五大元素融入楚文化园林,美成一幅立体山水画,展示了汉派园林的风采。
走进园中,首先看到的是以山石垒砌而成的花台,绕过这一隔而不断的障景,其后美景映入眼帘。只见池岸高筑、湖石迭砌、松竹掩映,加上缭绕的雾森以及隐约环绕耳边的高山流水琴音,让人仿佛穿越到伯牙和子期身边,感受这对知音的惺惺相惜。
现场施工负责人章磊介绍,武汉园南北两端具有天然10米落差,于是在设计时他们想到,可以将武汉的知音文化作为主题,利用地势落差,造高山流水之景。“一方面,知音文化能够充分展现武汉文化底蕴;另一方面,武汉与荆门作为汉江沿岸城市,一衣带水,凭借高山流水,喻两城友谊源远流长。”
他们采取传统山地园林技法,利用地形高差,形成宛自天成的园林奇景。在内北侧建造东流亭作为全园最高点,亭前堆高山造泉,泉水自亭脚流出,经过两级叠水瀑布流至梦泽湖,然后继续向南而下,配合雾凇系统,营造出蜿蜒曲折、时急时缓的美妙意境。
穿过一处叠泉瀑布,来到湖对岸的东道主展园荆门园。该园占地面积近平方米,位于园博园中部核心区域。只见园内亭、台、楼等多种建筑形式高低错落,通过“一轴八景”的结构,园林景观将荆门历史人文串联起来。
荆门园主体建筑名为神州奇书,以荆门的楚文化瑰宝——郭店楚墓竹简为创意来源,建筑外立面为竹简造型。游客李女士和女儿一起在竹简上书写了几个简单的楚字,她高兴地说:“楚国的文字原来长这样,十分典雅秀丽。今天来逛了园博园,不仅景色优美,还了解了不少历史知识,不虚此行。”
荆楚民俗景点利用透雕、方言墙等,将荆门民俗文化中的龙船调、皮影戏、花鼓戏、采茶舞、弹舌音等进行情景再现,展现江汉平原的风土人文和民间艺术。群贤荟萃景点则通过景墙、透雕,以虚实结合的形式,将百世大儒陆九渊、道学始祖老莱子、莫愁女、养由基等荆门历史名人的故事一一呈现,让游客感叹荆门的人文华彩和历史魅力。
湖北省其他市州的展园也都各具特色。襄阳园里,襄阳古城墙掩映在绿树繁花里,大气古朴;潜江园内,几只小龙虾鲜艳显眼;黄冈园里,游客还能和黄冈中学、黄冈密卷合影……
游客张先生和朋友们一同在园中游览,感到目不暇接、流连忘返。他们纷纷竖起大拇指点赞:“家乡又多了一个景点,不出城就能欣赏不同地方的美景,我们这些周边的居民真是太幸福了。”
本届园博会将一直持续到6月28日,为期两个月时间内,参展各地市州及荆门各县市区将结合各自文化、历史、民俗等特色,举办文艺演出、巡展巡园等丰富多彩的主题日活动。闭幕后,荆门园博园将由专业运营单位进行管理,实现“永不落幕、持续惠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