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记2020年全国艺术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和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内化于艺术教育实践中,实现艺术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技能和职业精神的高度融合,由文化和旅游部科技教育司指导,全国文化艺术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山西艺术职业学院承办的全国艺术职业院校“立德树人”校园艺术作品(校本剧(节)目)在线展示活动成功举办。本次活动共收集到34所职业院校的包括话剧小品、戏曲、音乐剧、舞蹈、音乐(声乐)五个节目类型的70件作品,经过专家评审最终选出20件优秀作品参与展示。

全国艺术职业院校“立德树人”校园艺术作品展示活动迄今已连续举办三届。本次活动参与面更广泛,作品类型更丰富,报名作品数量更多,同时还呈现出贴近时代、贴近生活、贴近现实的特点,有讴歌伟大抗“疫”精神的作品,有展现革命英雄事迹的作品,有讲述脱贫攻坚感人故事的作品,有展现当代艺术学子精神风貌的作品……

近年来,艺术职业院校将“培根铸魂”的育人宗旨与专业技能、人文精神培养高度融合,以艺术创作和专业教学为载体,推动艺术专业人才培养改革创新。“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已在艺术职业院校中深入人心,教师在校本剧(节)目的创作过程,找到了突破思政教育难点的途径,学生在排演、创作过程中,不仅提升了专业技能,而且通过对剧中人物、情节的理解,产生了思想触动和情感共鸣。活动有效促进了艺术专业教学与思想政治教学上的相互交融,推动了院校师生在思想品格修养与文化艺术修养方面的共同提升。

四川艺术职业学院话剧小品《冈拉梅朵》

四川艺术职业学院的话剧小品《冈拉梅朵》用汉藏双语讲述了红军长征时期三名女红军秉持坚韧不拔的革命意志,与藏族群众结下深厚革命友谊的故事。作品团队深入阿坝州实地采风,根据真实历史故事创编,启用学院汉、藏、彝、蒙等多民族学生参与该剧排演,该剧曾获四川省大学生艺术展演一等奖。参演该剧的来自甘孜州巴塘县亚日贡乡仲勉村贫困学生格桑曲珍参与创演后主动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学院对口扶贫地区理塘莫坝乡特招学生斯郎扎西多次获省部级奖励。

山西艺术职业学院话剧《雕刻时光》

山西艺术职业学院的话剧《雕刻时光》以一名老教师回忆过往的时光为主线,以时空对话的表现方式,讴歌了教师“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德行。老师的滋养,就像四季里的缕缕霞光,不可触摸,却可以穿越时间的阻隔照亮回忆中的每个角落。老师带给学生的印记,就好象是被雕刻的时光,或深或浅地刻在生命的里程碑上。

湖南艺术职业学院话剧小品《油茶花开》

湖南艺术职业学院的话剧小品《油茶花开》讲述了一个大山学子的“初心”故事。回望初心,反哺大山——在油茶花即将盛开的冬季,大学生诗琪的支教工作就要结束。虽然见惯了支教老师们的来来往往,但孩子们依然对诗琪恋恋不舍。看见孩子们,诗琪就像看见当年的自己:几年前,是精准扶贫项目“让妈妈回家”把日思夜想的妈妈送回大山,诗琪才有了自信追梦、走进大学校园的勇气。诗琪的心中早就萌生了留在大山里的念头,可妈妈却一心盼着女儿走出大山、实现远大理想。人们聚集在学校那棵老茶树下,期盼着油茶花开的甜蜜,也追寻着各自心中的答案……作品用风趣朴实的语言歌颂深入人心的“精准扶贫”举措,召唤青年学子积极投身“乡村振兴”事业,托举起大山更好的未来。

福建艺术职业学院话剧《红土地上的不朽初心》

福建艺术职业学院的话剧《红土地上的不朽初心》以年时代楷模黄文秀为原型,从真实的基层脱贫实践中来,既有普通民众的酸甜苦辣,亦有深切的家国情怀。作品结合播音与主持专业的特点,从大学生视角出发,打造良好的专业文化,鼓励师生表现“中国精神”“中国元素”“中国价值”的优秀故事,以剧目推动专业建设。

安徽艺术职业学院舞蹈《渡江》

安徽艺术职业学院的舞蹈作品《渡江》以渡江战役这一重要的历史事件为主要故事背景,表现了年仅14岁的安徽渡江英雄“马毛姐”在渡江战役中不畏牺牲,运送解放军横渡长江的事迹。同时结合战役中“渡江第一船”的英勇事迹,有机的将两个事件进行重组与合并,再现当年那场紧张、激烈的战斗场景,呈现出更具冲击力的观感体验。该作品充分运用“花鼓灯”这一广泛流传于安徽淮河流域的舞蹈表演形式,展现了“军民团结如一家,试看天下谁能敌”的革命豪情。

河北艺术职业学院舞蹈《山·狼牙》

河北艺术职业学院的舞蹈《山·狼牙》编创灵感源于抗日时期河北省狼牙山五壮士的英雄事迹。舞蹈围绕“借山之势,融人之魂”的编创思路,通过山势、战斗、跳崖3个段落,以“大写意”与“叙事性”相结合的创新思维和编排手法,塑造出以五壮士为代表的中国军人特有的顽强斗争、不怕牺牲的精神。

福建艺术职业学院舞蹈《红色歌仙》

福建艺术职业学院的舞蹈《红色歌仙》取材于闽西革命老区红色经典故事,以被誉为“红色歌仙”的抗战小英雄——张锦辉的真实故事为创作背景,用舞蹈的方式讲述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张锦辉出生在福建省永定县金砂乡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她以山歌为武器,带领乡亲们同敌人做斗争,不幸被捕后,在敌人的酷刑和威逼引诱下,不屈不挠,绝不动摇,唱着山歌昂首挺胸走上刑场,刽子手举起了枪,她用尽全身力气喊道:“中国共产党万岁!”年仅15岁的小英雄倒在了刑场上,但她的歌声随着奔流不息的汀江永远流传。

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京剧《二小放牛郎》

北京艺术职业学院的京剧《二小放牛郎》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儿童团团员王二小在八路军的影响下,树立起保家爱国的坚定信念。这天,日本兵进村扫荡,走到山口迷了路。碰巧看见王二小在山坡上放牛,就叫他带路。王二小装着听话的样子走在前面,为了保护转移的乡亲,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突然,四面八方响起了枪声,敌人知道上了当,气急败坏地刺死了王二小。小英雄王二小当时年仅13岁。本剧全面运用京剧“唱、念、做、打”的表现手段,展示了不同行当的表演特色。本剧以“小演员”引领“小观众”,表演者为中专低年级的同学,是“二小”的同龄人,更能引起小观众的共鸣。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舞蹈《山村记忆》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的舞蹈《山村记忆》受央视改革开放主题纪录片《我们一起走过》中真实案例的启发,以一位乡村记者的照片记录为创作蓝本,以当代舞的形式展现了一个村庄从最初的土地贫瘠、穷苦落后,到在村书记带领下不畏艰辛,改造环境,最终脱贫致富的发展历程。讲述了农民兄弟立志气、转观念,使村庄面貌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精彩故事。

宁夏艺术职业学院舞蹈《绿化树》

“一棵树”它是沙漠中惟一的高度,“一棵树”它尽力撑起压在地面的天空,“一棵树”它倔强而孤独的屹立,“一棵树”它铭记在内心深处……宁夏艺术职业学院的舞蹈《绿化树》以宁夏治沙英雄白春兰为原型,细述了她21年和沙漠争地的故事,展现了当代愚公的移山精神。她是宁夏荒漠中的“一棵树”,在沙砾中守望生命的绿色。

宁波外事学校戏剧小品《你是我英雄》

宁波外事学校的戏剧小品《你是我英雄》讲述了年初驰援武汉的医生与留守女儿之间的深情故事。从女儿对母亲丢下自己奔赴‘战疫’一线的不理解;到疲惫至极的母亲在一线为宽慰女儿,穿着防护服通过视频给女儿跳舞;到女儿在老师的照顾和鼓励下最终理解母亲,喊出“你是我英雄!”……作品汲取了抗疫期间的许多真实人物细节、新闻事迹情境,在不到11分钟的时间里,呈现了从除夕到元宵到母亲回归的时空跨度,在三人的隔空拥抱中戛然而止,展现了舍小家、顾大家的抗“疫”精神和人间大爱。

北京舞蹈学院附属中等舞蹈学校舞蹈《行云赋》

古人云: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兴云吐雾,小则隐介藏形,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作为华夏的图腾,“龙”是中华民族传承几千年的象征,北京舞蹈学院附属中等舞蹈学校的舞蹈《行云赋》以舞之魂表现龙行云起的气魄,展现了中华民族五千年悠久而厚重的历史文化、独特的人文风貌,以及不屈不挠的民族气节。传递出新时代作为“龙”的传人的自尊自信、自强不息的精神。

深圳艺术学校舞蹈《我我》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舞蹈《我我》表现了青年舞蹈学子的成长之路。《我我》中的少年,有着当代学生的困惑与思考,有成长的迷茫和彷徨、纠结与忧伤。《我我》中的少年,经历着思想和信仰的洗礼,因为老师的精心引导和栽培,因为同窗的友善与宽容,修品德学自律,终成为意志坚定、坦荡前行的舞者。

唐山市艺术学校皮影短剧《孝行颂》

皮影短剧《孝行颂》的创作灵感来自于一幅公益广告招贴画,剧作者希望通过唐山皮影独特的表演形式,让这幅画活动起来,生动、形象地为小朋友们讲述孝行故事,培养敬老爱亲的美德。剧情讲述了一个顽皮的小男孩对打瞌睡中的爷爷搞恶作剧,被爸爸发现,爸爸对他进行了批评教育。男孩在家长的言传身教下,懂得了孝敬之道,正如剧终画外音所讲的“中华好孝道,代代永流传”。

剧目创作充分运用了唐山皮影的操控技法,如雄鸡的振翅、飞翔、剔翎;小男孩的踢球、颠球、顶球;老人打太极、座摇椅、抽旱烟、打瞌睡等动作,活灵活现、栩栩如生。原创音乐融入了皮影戏音乐元素,如打击乐、四胡、唢呐等,风格突出,地域特色浓郁,与剧情更是相辅相成。整个剧目突出展现了唐山皮影这一世界级非遗的独特魅力。

沈阳师范大学附属艺术学校音乐剧《水调歌头》

音乐剧《水调歌头》从唯美意韵的中国古代文学经典《诗经》中汲取艺术灵感,以中华民族文化传统节日——中秋节为背景,以苏轼的《水调歌头》、白居易的《八月十五夜湓亭望月》为基调,把古琴、箫、书法、中国舞、诗歌朗诵等多种艺术表现形式贯穿于音乐剧中,将音舞诗画深度融合。该剧表现了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以作品的力量激发学生传承美德,增强中华文化自信。

(文中图片由山西艺术职业学院提供,文字由文化和旅游部科技教育司提供)

责编:吴敏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47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