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轮美奂的影人高亢委婉的唱腔娴熟默契

第一次在荧幕上看到皮影戏,还是由余华小说《活着》同名改编的电影,导演张艺谋指导影片中有几场皮影戏的镜头出现在镜头很有陕西当地的本土特色在里面“三尺生绡做戏台,全凭十指逞诙谐,有时明月灯窗下,一笑还从掌中来”这首宋代流传下来的诗句将皮影戏描绘得现场感十足皮影戏是我国古老的剧种之一它集绘画、雕刻、文学、音乐、舞台表演于一体有着很高的历史、文化、艺术价值,被称为中国民间艺术的“活化石”美轮美奂的影人、高亢委婉的唱腔、娴熟默契的配合,构成了皮影独具特色的艺术魅力皮影的起源史书记载,皮影戏始于先秦,兴于汉朝,盛于宋代,元代时期传至西亚和欧洲,可谓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皮影戏又称“影子戏”、“灯影戏”、“土影戏”有的地区叫“皮猴戏”、“纸影戏”等皮影戏是让观众通过白色布幕,观看一种平面偶人表演的灯影来达到艺术效果的戏剧形式而皮影戏中的平面偶人以及场面道具景物通常是民间艺人用手工,刀雕彩绘而成的皮制品,故称之为皮影皮影受到汉代帛画、画像石、画像砖、唐宋寺院壁画的影响非常之深远除了有美丽的传说之外,在皮影戏盛行的地区,人们常常会亲切地称它为“一担挑”艺术,或者称它为“文化生活的轻骑兵”皮影发源地中国华县被民间认为是中国皮影的发源地顾颉刚曾说:“中国影戏之发源地为陕西,自秦汉至隋唐当皆以其最盛”戏剧理论家齐如山曾说:“按此戏当然始于陕西,因西安建都数百年,玄宗又极爱提倡美术,各种技术由陕西兴起者甚多,则影戏始于此亦在意中”中国皮影的在国际正式名称叫华剧皮影极盛时期有四十八家戏社,一家戏社为五人戏班子搭台也有很大的讲究皮影的舞台简单方便艺人口中一个顺口溜“七长八短九块楼板,五叶芦席一卷,四条麻绳一挽,十二根线串,两个方桌一个镢头,啥都不管”五人忙五个人各司其职,每个人要回四五种乐器在华县,皮影又叫“五人忙”最重要的是前声生旦净丑都有这一个人演唱唱的同时还要打大鼓弹月琴相当于一个乐队的指挥签手负责操纵皮影表演坐槽就是后台负责敲锣打碗碗击铙打梆子等5件乐器上档主要负责拉二弦琴和吹唢呐下档主要负责拉板胡皮影道具皮影道具小,演出方便,且不受场地限制。皮影制作需要经过刮、磨、洗、刻、着色等24道工序首先要反复炮制、刮削,用一种特制的推板将皮反复推磨,使皮革平整、光滑、舒展雕刻皮影的刀具有多种,雕刻的技巧要求很高艺人们有顺口溜说:“先刻头帽后刻脸,再刻眉眼鼻子尖。服装发须一身全,最后整理把身安。刻成以后再上色,整个制作就完成”给皮影上色也是一道十分重要的工序,上色有平涂、晕染、勾线等多种技法用烛火把颜色和皮胶烤化,融合在一起,颜色才能牢固地敷之于皮上,最后将肢体各活动关节部位精心连缀装订,安上操纵杆,皮影人的制作才算完成在地方上,皮影常常被用来娱乐、庆祝、还愿、祭祀等在旧社会,老百姓文化水平低,基本都属于文盲的程度,“仁义礼智信”这一类的思想很难传播皮影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皮影对于旧社会的老百姓起到了重要的文化传播和教化的作用如果您对皮影有更多的意见,请在下方留言喜欢可以分享和收藏,谢谢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64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