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皮影主要分成“魏谱”、“门神谱”、“汉口皮影”三大类。“魏谱”皮影分布在鄂北和鄂西北一带。据说在明成化年间,在竹溪丰坝乡和中峰镇就有皮影戏班。“门神谱”皮影主要分布在江汉平原一带,相传于清代嘉庆年间由渔鼓艺人皮思金、皮思银等从四川引入的。“汉口皮影”流行于汉口、云梦、黄冈、黄石一带,始于清中叶。其中云梦皮影有“二人一台戏”传统:前台演唱兼操纵,后台击乐伴奏,俗称打锣腔或二人台,有戏剧轻骑之称。
造型“魏谱”皮影属于陕西风格,影人高约一尺左右,雕工较“门神谱”精细,走刀流畅,色彩艳丽。
“门神谱”影人形体较大,高约70厘米,牛皮雕刻。早期影人以纸浆打成纸型雕刻后以牛皮制成,影偶相对较厚。脸谱依据京剧等其他人戏的脸谱来制作;手型为五指型;人脸的轮廓非常圆,线条较粗。女性弯月眉,男性剑眉。人物衣饰是不考虑实际效果的平排花纹,也有一定的对称花纹分布。头冠丰富,人须用真须。雕刻拙朴,脸谱属写实风格,是较具古老传统的一种。
“汉口皮影”一般影人身高一尺半左右,用牛皮雕刻,头帽分离。
唱腔“魏谱”皮影用竹山地方语音和竹山高腔音演唱,用民间打击乐、管弦乐伴奏,带有秦腔韵味。
“门神谱”与当地的筒子腔(即渔鼓腔)结合,形成自己鲜明的艺术特点。曲目多据长篇传奇、小说、宝卷故事改编而成的,艺人根据原故事即兴说唱,这种演唱方式称之为“浩水”,而二三渔鼓艺人坐唱的形式,则被称为“打坐唱”。沔阳渔鼓有五大音乐唱腔,即:平腔,悲腔、鱼尾腔(又称凤尾腔)、琵琶腔、杂花腔,后经艺人龚本槐发展创造,又有了新平腔、女平腔、数板、联板等二十几种曲牌。渔鼓以唱为主,说白为辅,说白有散白、韵白之分。
“汉口皮影”唱腔属西乡高腔,真假嗓相兼,说唱吐字清晰,行腔豪放。刚如云梦打麦号子,柔似摇儿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