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被各群团、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大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激发人类的创造力。《公约》所定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以下方面:1、口头传统和表现形式,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2、表演艺术;3、社会实践、仪式、节庆活动;4、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5、传统手工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规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包括:一、传统口头文学以及作为其载体的语言;二、传统美术、书法、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和杂技;三、传统技艺、医药和历法;四、传统礼仪、节庆等民俗;五、传统体育和游艺;六、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实物和场所,凡属文物的,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的有关规定。目前,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信息时代,随着数字化、5G技术的推广应用,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使得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了越来越大的冲击。一些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濒临灭亡,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实物和资料毁弃或流失、传承后继乏人、过度开发破坏等问题。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况我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国。中华民族是一个拥有着上下年悠久历史和灿烂文明的伟大民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产生了大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我国地域辽阔,是一个拥有56个民族的多民族国家,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呈现出资源丰富和种类繁多的特点。相关统计资料显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近87万项,列入国家、省、市、县4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的非遗项目有7万多。目前,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存在以下问题:一、部门间职能重叠,管理权限不清,阻碍了管理效率的提升和保护工作的展开在我国,属于遗产范畴的文物保护归国家文物管理局,历史文化名镇归建设部,自然遗产归农业、林业、地质等部门,非物质文化遗产归文化部管理。如此管理虽然适应了文化遗产种类多样化管理的现状,但也难免产生部门间职能重叠,管理权限不清,利益冲突,管理混乱等问题,阻碍了管理效率的提升和保护工作的开展。而且管理体系的部门相互分割,各自运行,可能造成短视行为从而破坏文化遗产。根据我国目前文化遗产的保护现状,同时借鉴国外的经验,笔者认为应该将这些分散的部门加以整合,形成一个统一的权威性机构来负责整个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二、各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力度欠缺由于各地区对于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了普查力度的欠缺和对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认识不清,其申报工作自然也会滞后。有一些广为人知的文化遗产并没有申报成功。例如陕北的安塞腰鼓、傣族的泼水节、青海铜仁的热贡艺术等,这些古老而优秀的遗产,至今仍然被拒之于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大门之外,的确令人扼腕叹息。三、保护意识落后,资金和技术匮乏当前,我国一些地区并未将非物质文化保护工作纳入正式轨道,因此对于这项工作的开展就会造成许多不利条件,导致对其的保护和利用工作就会滞后。而观念的滞后会带来很多严重后果,会致使一些本该被及时保护起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没有得到应有的保护,而最终逐渐败落直至消失,长远看来,这将是我们民族的巨大精神损失。而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现在仍存在许多错误认识:1、改革开放以来,受全球化和西方文化的影响,中华传统文化和价值观遭到了严重冲击,也给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弘扬带来了巨大压力网络时代的到来,使得人们通过互联网能够迅速获得海量信息,瞬间了解全球资讯,而各种外来文化尤其是西方文化给中华传统文化的造成强烈冲击,使得一些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认为不清,存在对中华文化全盘否定的倾向。有些人甚至将中国近代之所以落后挨打的原因,归结于中国文化,把帐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头上。2、将文化遗产“文物化”,简单地认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仅仅就是保护文物,没有意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所涵盖的广泛内容和范围。3、有一种流行的观点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注定是要消失的,因此应该任其自生自灭。四、非物质文化遗产渐渐被人们淡忘,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后继乏人,正面临失传和消失实际上,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根”,任何时候都不应该忘记传统文化。我们一到端午节就想起了屈原、粽子和龙舟,而端午能够申遗成功,成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说明端午对世界文化还是有很大影响力的。而正是基于这一因素,韩国的端午祭申遗成功,其实我们没有悲哀的理由,因为端午在韩国没有申遗之前,没有人会重视这一传统文化,使得端午节渐渐变成了粽子节,江河湖海中也很少看到龙舟队的影子,传统文化也因此而逐渐被遗忘。直到韩国人提出申遗时,我们才感觉到端午的重要性。如今,中国端午节已于年成功申遗,入选《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近些年网络上流传的“韩国抢注了中国端午节,导致中国无法申遗”为错误讹传。(韩国的端午祭不吃粽子,不赛龙舟,也不纪念屈原。)但是,想想我们还有许多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果我们仍然不加以重视,将其束之高阁,渐渐遗忘,那么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将无法得到传承和发扬光大,这对于中华文明的延续和发展是十分不利的。目前,有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处于濒临失传的境地,如皮影戏、修船匠、铜匠、打花带、画年画、编草鞋、画糖画等。因此,我们必须提高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要性的认识,不能仅仅将申遗作为目的,申遗成功就万事大吉了。只有充分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我国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并在实践中将其于现代社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发扬光大,才能在真正意义上传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蓝皮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报告()京东好评率%无理由退换京东配送官方店¥购买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73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