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目标
1了解皮影艺术,掌握皮影的造型和色彩等特点,能够运用镂刻的技法表现一件生动有趣的皮影作品。
2.通过观察、欣赏、讨论和实践练习,学习皮影的艺术特点,提高艺术表现能力。
3.感受皮影艺术的魅力,热爱中国民间艺术。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皮影的艺术特点。
难点:巧妙运用镂刻的技法制作一件生动有趣的皮影作品。
三、教学过程
活动一:激趣导入
教师出示诗句:三尺生绢做戏台,全凭十指逞诙谐。引导学生思考:(1)猜一猜,诗句描述的是什么?(皮影)
(2)想到皮影,它给你什么感受?(神奇、有趣)
学生回答,教师引导:诗句描述的就是我国传统民间艺术--皮影。在皮影中,一块白布就是舞台,尺把长的小人就是演员。灯光穿过皮影,人物、花草、楼宇,在画布的另一端映出栩栩如生的世间百态。这种神奇的艺术形式到底是如何制作而成的呢?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皮影》,感受皮影艺术的魅力。
活动二:描述分析
1.初识皮影
教师展示皮影演出时的片段,请学生观察并思考:
(1)皮影在表演时都结合了哪些艺术手段?(精美的画面、好听的曲调、有趣的故事和生动的表演)
(2)这样的皮影戏带给你哪些感受?(生动有趣)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皮影是我国传统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又称“影子戏”和“灯影戏”,是集文学、音乐、美术及其表演于一体的综合民间艺术,历史悠久,深受人们喜爱。
2.皮影的艺术特点
教师展示皮影作品《三顾茅庐》图片,引导学生思考:
(1)这件皮影作品表现了哪个故事情节?(刘备三次拜访诸葛亮)
(2)皮影中的人物形象跟电影中看到的人物形象有什么区别?(手法夸张、造型简洁)
(3)民间艺人是如何美化这些形象的?(用鲜艳的色彩进行装饰)
(4))为什么不能用素雅的颜色表现皮影形象?(因为皮影需要在白色幕布后演出鲜艳的颜色才能凸显出来。)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皮影戏演出的题材以民间传说故事和神话故事为主,其造型简洁概括,人物形态夸张,色彩厚重,个性鲜明,带有浓厚的乡土气息。为了能够更好地在白色幕布上演出,皮影的颜色一般会选用红、黄、青、绿、黑等鲜艳夺目的颜色。
3.皮影的制作
教师分发一些皮影实物,学生4人为一小组,交流讨论:
(1)看一看,你手中的皮影是用什么材质来制作完成的?(兽皮或纸板等)
(2)结合手中的作品进行观察,皮影在进行形象刻画时主要运用了什么技法?(镂刻)
(3)运用镂刻完成的形象,在效果上有哪些不同?(有的人物保留了五官轮廓。有的刻去了五官轮廓。)
小组代表回答,教师总结:皮影一般采用兽皮或纸板制作而成。在技法上,皮影借鉴了民间剪纸的艺术形式,一般采用镂刻的技法进行表现。进行形象细节刻画时,主要有两种不同的前刻技法,一种保留主体现象,即保留轮廊线的称之为阳刻,而另外一种刻掉线的为阴刻,阴刻和阳刻分别形成了不同的艺术效果,为皮影的表演增添了丰富的艺术趣味。
活动三:示范讲解
教师在纸板上示范制作皮影,并为学生分步骤讲解:
1.在纸板上勾出皮影人物外轮廓;
2.沿着外轮廓剪出人物形象;
3.在人物身体上画出花纹或者几何纹等图案进行镂刻;
4.用笔蘸颜色用点染的方式上色;
5.用针线缝缀装饰并组合;
6.涂漆,完成作品。
活动四:实践展评
1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选择自己喜欢的故事分工合作创作皮影形象,创作时注意剪刻和上鱼的方法,同时注意用刀具的安全。
2.教师巡视指导。
3.完成作品后举办“魅力皮影戏”,请同学以小组为单位上台表演自己的皮影故事。
4.其他同学从形象制作、皮影造型、色彩搭配、技法表现等不同角度进行评析。(如《三打白骨精》:内容--孙悟空三打白骨精:色彩--红、黑、黄为主;造型--夸张;技法:阳刻。)
活动五:小结作业
1.请学生谈一谈本课收获,并进行情感升华:一口唱尽千秋事,两手演绎百万兵;三提两抖扭乾坤。小小的皮影通过民间艺人们的巧手演绎出了一个又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我国历史悠久,文化精深,所以同学们平时要了解皮影艺术、感受民间美术的魅力,保护并传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
2.了解皮影艺术的发展史,课后搜集更多的皮影作品进行赏析。
四、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