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吴学华讲历史原创作品,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必究
读传而敬师,敬师而敬佛。法布施得智慧,财布施得财富,无畏布施得健康
阿弥陀佛!
上一节说到小丹桂(印光大师)患上眼疾之后,幸亏遇到终南山得道高僧相救。
且说光阴荏苒春去冬来,小丹桂渐渐长大了,只是眼睛里仍然蒙着一层模糊的白翳,看到强烈的光线就得眯朦着,身子骨也不如别的孩子强壮,见了人老是怯生生的像是害羞。农家的孩子,从学会走路开始,便成天跟在年纪大的孩子屁股后面,春天在地里扯猪草挖野菜,夏天到小河小溪里水花四溅扑腾着摸鱼捞虾,秋天到山里放牛羊采蘑菇摘野果,冬天在雪地里滚爬……可小丹桂整天跟着二哥,并不喜欢上树掏鸟窝下河摸鱼之类的事情。别人问他为什么,他也说不出什么道道来,腼腆地说:“我的眼睛不好,不敢上树下河。”为此,许多孩子都取笑他是胆小鬼。
赵秉纲整天得到田地里伺弄庄稼,也没心思留意他的丹桂做什么。到了丹桂六岁那年,他突然发现,这孩子不像别的孩子那样疯癫闹腾,一有机会就偷偷拿出大哥的书本翻看,还爱拿着哥哥的笔墨照葫芦画瓢……看到这些,他不禁“扑哧”一笑:“你这娃子人小鬼大,莫非还想读书不成?”
小丹桂怯怯地点点头,望着爹爹脸上露出欣喜的笑容,便缠着爹爹要读书。赵秉纲抚摸着他的脑袋,沉思着说:好,有志气!爹爹也指望你们兄弟能读书成才光宗耀祖哩。你二哥看来不是读书的料子,不如让你哥先教你试试。真要能行,再到私塾里去也不迟。
当天傍晚,折桂从私塾念书回来,赵秉纲便郑重其事地对他说:“折桂,你弟弟丹桂缠着我想要读书呢。我想来想去,反正私塾里的先生,教的都是几百年不变的四书五经,还是先让他跟着你试一试再说吧。”折桂听说弟弟想读书,高兴得眉开眼笑,当即让弟弟跟自己一床睡,也好随时能在枕头上教他几句《三字经》。
一听哥哥教他,小丹桂当即蹦了几蹦,昂着脑袋说:“哥,《三字经》还得你教?你在家里读的时候,我早就能背下来了!不信,我就背给你听听!”说着歪歪脑袋,一口气背诵开来:“人之初,性本善。性向近,习向远。苟不教,性乃迁……”
一听小丹桂居然毫无停顿,一口气将《三字经》原原本本背诵出来,赵秉纲喜不自禁:“好好好!果真还是读书的料子,丹桂,你就跟着你大哥好好念书写字吧!”
打这以后,小丹桂白天就跟着村里的孩子到山里去放牛羊砍柴,晚上就专心跟着大哥咿哩哇啦读书。他娘深知他眼睛不大好,兄弟俩就着一盏昏黄的油灯准会伤眼,坚决不准他看书写字只准跟着读几句算几句。折桂连忙答应,让弟弟躺在床上跟着读几遍再默念。早晨起床,他再按照大哥写下的描红字迹,一笔一画埋头写字,每回都要等写好了才肯吃饭。
村里的人见了暗暗惊奇:别人整天跟着先生专心读书,尚且十有八九成不了气候,秉刚贪图省钱,他家的丹桂不拜先生,就跟着还在私塾里念书的大娃子胡乱读上几句写两个字,这也能算读书?有人直冷笑:自古不进私塾不成材,除非太阳从西边出来吧!这些话传进张氏耳朵里,心里很是不安,悄悄问大儿子说:“折桂,你给娘说实话,你爹为了省几个钱,就让弟弟跟你,他真能学到什么东西吗?真要不行,拼着省吃俭用也得送他进私塾,可不能误了他,免得让别人背地里取笑哪!”
折桂明白娘的心思,认真地说:“娘,您就放心吧!爹爹说得好,私塾里几百年来就教的那一套四书五经,能不能读好,还得看学生个人的天赋和悟性。前几天,先生布置了两副对子让我们回来对,我想了半天也没想出来,丹桂一下子就对了出来,我交给先生指教,先生一个劲夸奖呢!照我看,我能学到的他就能学到,我不能领悟的他反而比我先领悟,丹桂禀赋颖悟实在比我强得多!再过几年,我都担心没能耐教他了!”
张氏知道折桂诚实不会说谎,心里的一块石头落了地。过了些日子,私塾里的先生忽然找上门来,赵秉纲以为折桂在书塾里闯了什么祸,没想到是先生看中了丹桂的天资,情愿不收钱也愿让丹桂到私塾里一同读书。赵秉纲又惊又喜,想到私塾收钱是个规矩,自己不能破例影响先生本来就清贫的生计,只得再三道谢婉言谢绝了先生的深情厚谊。先生自然理解赵秉纲的好意,便转而叮嘱:让折桂把丹桂的作业一并带来,兴许能点拨一二。先生临走时感慨地说:“自古积善积德人家,才能诞生英才俊士。我不能得天下英才而育之,实乃人生憾事!可惜呀可惜!”
送走先生,赵秉纲十分激动,严厉叮嘱家里人不得把先生说过的话向外人泄露,以免招人妒忌同时也影响先生的生计。丹桂自然感激先生的器重栽培,坚定了读书的信心。
清穆宗同治九年庚午()年四、五月间,天津发生多起儿童失踪绑架的事件。
这一年,丹桂10岁,整个陕西风调雨顺,地里的玉米棒子长了足足有一尺多长,谷子穗比狗尾巴还要粗,高粱沉甸甸的弯下了腰。庄稼人一个个眉开眼笑,聚在一起就说:“俺活了这把年纪,实在没见过这样的好收成,可得好好感谢老天爷赐福哪!”“这话没得说,该请戏班子来好好酬谢才行!”
事情就在相互聚会间定下来了,公议选在九月重阳节的时候,家家户户的庄稼全都收割晒干进了仓,忙活了大半年的庄稼人都有空闲,每家每户凑份子,就到合阳县城去请皮影戏班子唱上两天两夜。这姓赵,西村姓陈,两个村子一起出钱,这是多年来的老规矩。推举赵秉纲出面筹集份子,他当然乐呵呵地答应下来。
转眼间重阳节到了,赵秉纲指挥两个村子的男子汉在河滩上搭建了戏台子。按照往年的规矩,先得备好三牲果品净酒,请道士祭拜了天地神灵,然后才能唱戏。丹桂早就心里痒痒地盼望着这一天,反正在家里闲着没事,便搬了一张椅子早早来到戏台子前数十步的地方安放,看着道士头戴紫冠身穿黄袍朗声念出酬谢天地神灵的文疏,居然也听得津津有味。霎时间,道士念完了文疏点火焚化,拿出一串长长的鞭炮来,小丹桂见了,情不自禁想到了一首诗——
茂陵刘郎秋风客,夜闻马嘶晓无迹。
画栏桂树悬秋香,三十六宫土花碧。
魏宫牵车指千里,东关酸风射眸子。
空将汉月出宫门,忆君清泪如铅水。
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携盘独出月荒凉,渭城已远波声小。
原来丹桂的眼睛一直没有完全痊愈,当他读到李贺的诗句“东关酸风射眸子”,总是从心里敬佩李贺不愧是出神入化的“鬼才”,能写出自己想不到更说不出来的深切感受。这时西风凄紧,他的眼睛不时酸胀,最怕鞭炮浓烈的烟雾侵扰,赶紧抽身跑到远远的上风头……当烟雾消散,咿哩哇啦的唢呐吹响了,他回到椅子前面的时候,听到同村一个粗暴的青年厉声说:“这椅子是谁放在这里的?”
丹桂连忙说:“是我。”
话还没说完,只听得耳边爆出响亮清脆的声响,紧接着整个脸颊连同耳根钻心般的疼痛,耳朵里仿佛住进了一窝骚动的蜜蜂嗡嗡乱响,眼前迸出一串金星在闪烁飘忽,等回过神来,小丹桂这才意识到自己被莫名其妙掴了两个耳光,正想争辩,自己原先安放的椅子也被摔出几尺开外,那人反而抢先破口大骂:“瞎了你的狗眼!这戏台前面正中的地方是你坐的吗?”
说话间,那人的椅子正好安放在他刚才的位置,一屁股坐上去斜起眼瞪着他。
这时唢呐声震耳欲聋,四面八方的人流涌向戏台,谁也没有注意他们之间刚才发生了什么说了什么。丹桂不敢跟他争执,唯恐自己的椅子被摔烂了不能坐,赶紧抢上前去拾起来,幸好还没摔烂只沾了些黄尘,便忍气吞声躲开了坐下来。
合阳县的皮影戏是陕西闻名的,表演者的手法高超精湛,唱腔也高亢嘹亮,赢得观众一片叫好。可是,丹桂看不清戏台上的皮影,也听不清表演者究竟唱的什么,单觉得眼前人影晃动,耳朵里还在嗡嗡乱响……没等一场戏唱完,他就悄悄回到家里。
一年里难得几次看戏,向来刻苦勤奋的大哥也放下书本前去凑热闹,直到半夜方回家,当地发现丹桂居然躺在床上蒙头睡觉,说不出的惊诧,赶忙问他说:“丹桂,你这是怎么啦?”
丹桂说没什么,反正看不清,就回来睡觉了。大哥心里疑惑,一把掀开被子,发现弟弟脸颊红肿,盘问他到底是怎么闹的。丹桂支支吾吾说,自己不小心摔了一跤……可大哥毕竟是大哥,并不是容易哄骗的,立刻看出了破绽:“不对头!摔跤的人多了去,谁会摔在脸上?你这脸颊上分明有指头印痕,准是跟别人打架了!你不老老实实说出来,我饶不了你!”(欲知后事,请看下一节)
(有《印光大师》的纸质版,需要请书的私信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