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乃作者玉玉聊文化独家原创,未经允许请勿转载,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公演剧目除评剧、京剧外,还有一个和广大观众初次见面的辽南剧。它是戏曲艺术的一朵新花。这朵新花的开放,更使人有喜上添喜之感。辽南剧,原叫盖平戏,是在辽南地区,特别是盖平一带的皮影艺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个新生的地方剧种。辽南地区的皮影戏,原有浓厚的艺术基础。它以为数众多、题材多样的影卷(皮影戏脚本),能表达各种人物情感、富有地方风味的动听唱腔,和别具一格的表演技能,得到了广大人民的喜爱。京剧剧照一朵新花的开放,必然有它的成长过程,辽南剧自不例外。虽然辽南剧和辽南地区的皮影艺术有血缘关系,但是戏曲和皮影戏到底是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要从皮影艺术发展成为戏曲艺术,是一件艰巨的工作。这时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现在,经过皮影老艺人和戏曲工作者几年来的紧密合作,不断努力摸索、实践,终于使它成长为一个有独特风格的初具规模的新剧种了。辽南剧的几个公演剧目,在剧本、表演、唱腔和音乐、舞台美术这四个方面的有一些“独特风格”。先说剧本。建院公演的辽南剧,有《龙风镜》《逼嫁杀店》《当箱子》《宫门断革便》《打灶王》等大小剧目。它们的故事情节都取材于旧有的影卷,但剧作者为了提高原来影卷内容的思想性和适合戏曲舞台演出的要求,必须重新编剧。皮影戏他们处心积虑地对人物刻画、场次安排、角色登场,做了不同程度的更改。如《逼嫁杀店》原是影卷《大隋唐》里的一个小段,《大隋唐》有十数本之多,剧作者怎样挑选这一段,怎样照应前后情节,可删则删,可合则合,确是煞费苦心。由于剧作者较长期地深入到辽南地区,熟悉当地的皮影艺术和地方语言,在剧本中还适量地运用了影词和地方语言的特点,保留了民间艺术的色彩,给演出带来了不少风趣。尤其是丑角和旦角的语言,在《当箱子》剧中,颇为精彩,使观众感到亲切有味。丑角剧照再说表演。皮影戏用影人表演,戏曲是演员登台,演出方式大不相同。辽南剧既然成为戏曲剧种,就要用传统戏曲艺术共同的表演程式。青年演员们就要有戏曲表演的基本功锻炼。从演出的几个剧目看,他们无疑是有了一些基础,掌握了一定的技巧。但是辽南剧既不是评剧,又不是京剧,想有自己的独特表演风格,还必须很好地去继承皮影动作中许多固有的优美表演。比外,还可以借鉴民间舞蹈的一些表演,把它融合到辽南剧里来。这种创造性的表演动作,经过了几年的探讨和实践,积累了不少经验,获得了可喜的成就。京剧剧照在《逼嫁杀店》《当箱子》《宫门断鞭》等剧中,我们可以看到丑、旦、生、净各类角色的许多表演中应用的影人动作,尤其是侧身表演的几种程式化动作,显现了作为辽南剧演技的一些特色。特别受观众欢迎的,如《当箱子》《逼嫁杀店》剧中的丑角表演,他们的身子,忽而左右摇摆,忽而前合后仰,更配合着辽南民间舞蹈如大秧歌的转身、扭身动作,具有浓厚的民间气息。双手的动作,节奏明快,摆动自如,既有影人表演特色,也合乎剧情和人物性格的需要,很是新颖悦目。旦角表演,无论是《逼嫁杀店》中的贾素贞(青衣)或《当箱子》中的当家妇(花旦),也都吸取了皮影表演的身形动作,有许多新的创造,舞姿端庄俏丽,刚柔并济。京剧剧照甚至如贾素贞的水袖,也有别具一格的表演。生角和净角的剧目虽少,但也可以看出在表演动作的设计方面,已有眉目可寻。相信经过一个时期的摸索,逐步更改、定型,能与丑角、旦角的表演相互争胜,各具异彩。第三,说说作为构成戏曲艺术整体的重要因素:唱腔和音乐部分。这在辽南皮影戏中原是丰富多样的。生、旦、净、丑都有一套比较完整的、善于表现人物喜怒哀乐情感的唱腔和配合唱腔,衬托戏剧气氛的音乐伴奏。有慢声的平唱,有爽利的不带拖腔的硬唱。有数板,有近似民歌小调的“梅花调”等等。生角剧照唱句的结构多样,有五字锦、七字句、十字句、三顶七、哕唆句等。有各门角色的长短过门儿。有以四弦为主要的乐器,以及管、笛等各种乐件配备的乐队伴奏。因此,应用皮影唱腔本身的规律和音乐伴奏的原有传统,自然成了最值得继承和发扬的辽南剧声腔艺术。皮影戏通常在长不过数尺的“影窗”后进行表演,它的音乐伴奏更比不得戏曲舞台所需要的音量,于是,也随着发展,必须增加乐器品种,扩大音量。最后说到舞美艺术。辽南剧根据皮影艺术的固有特点,在服装、道具、布景等方面的设计上做了某些新的尝试,设计者从学习民间艺术的清新质朴中得到了不少收获。皮影戏试以《当箱子》为例:二掌柜的那种带点雕镂笔法的“脸谱”,宽边儿的罩袍,参考了影人制作的图像,使人物形象更为突出鲜明;一桌二椅和那个关住大掌柜的有架子无箱板的空箱子,很有剪纸艺术的简朴的图案美,这也是皮影戏道具制作的特点。参考资料:《中国戏曲文化》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7655.html